2016年4月22日 星期五

【JUST Old】臺北-大同街屋 涼州街

日治時期許多布袋戲團聯絡處皆設立在涼州街上 被稱為涼州布袋戲街
使布袋戲成為大稻埕重要文化之一  如今已無法想像此榮景 
但在大稻埕外圍新開闢出的涼州街 
遠離政治中樞 反而像是大稻埕的新市鎮
日本人較少 成為道地本島人聚集的新櫥窗
涼州街在清領時期 並未出現
是日本人透過都市計畫開闢的新街道

1895年的台北地圖
大稻埕已頗具規模 迪化街(大有街)也已成形
但涼州街尚未開闢


1905年市區改正圖
涼州街依舊尚未開闢 但是筆直的道路已經開始在紙上規劃
中間也有條南北向大馬路正在規劃中 就是將來的延平北路
延平北路會把舊慈聖宮與大稻埕公學校一分為二


1939年台北市區街路並公園圖
一分為二的大稻埕公學校 成為兩所公學校 左為永樂 右為太平
此刻的涼州街 已經開闢完成
延平北路與涼州街已經發展飽和 日本更繼續往西發展新道路
右側更大條的計畫道路(紅斜線)就是將來的重慶北路


1945年美軍轟炸過後的空照圖
可以看見此區並未有太多損壞
但是日治末期 延平北路以東的涼州街 尚未開闢


臺北職業明細圖
可以瞧見發展成熟的涼州街 除了教育建築外 還有更生院等公共設施
路上有需多商店與公司 其中的仁安醫院是至今仍存在的美麗三角店街屋

目前存在八棟街屋 主要都在永樂國小附近
其中有幾棟 更是大稻埕 除了迪化街之外 必看的建築


涼州街 街屋1號 鎮記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甫修復完成的鎮記街屋
林鎮標先生於西元1925年興建 西元1927年竣工
建物落成即從事人蔘買賣
至西元1941年,二次大戰末期無法自韓國進口高麗蔘而停止營業
後陸續出租為洗衣店 電器行等營業 並於西元1976年出租給弘揚西裝社至今

屋頂山牆是涼州街上最華麗的
巴洛克的精調細琢 顯現當時人蔘買賣的榮景

材質上看的出來剛修復完成的痕跡

二樓露臺也是觀賞重點




涼州街 街屋2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原本紅磚外觀的街屋
硬是被貼上了紅色磁磚 顯得有點彆扭
而二樓外牆上的雕刻  精緻到連屋主都捨不得刨除


涼州街 街屋3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此一系列的街屋 令人非常驚豔
現存五連棟同款式的辰野風格

紅白相間的旋律 加上中間的塔樓
此形式較為少見

此塔樓有著簡單的裝飾元素
 

旁邊也有同系列的街屋 可惜左半邊被拆掉了

此塔樓又跟剛剛的花草裝飾不一樣
感覺是圓窗的設計



涼州街 街屋4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剛剛3號街屋左半邊被切掉的建築
改建為此棟三層樓的鋼筋水泥街屋
依照風格 應是戰後初期的建築


涼州街 街屋5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已經被重新拉皮成洗石子與紅磁磚的怪異立面



涼州街 街屋6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延續剛剛眾多辰野式風格的街屋立面



涼州街 街屋7號 仁安醫院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位於重慶北路與涼州街口的仁安醫院
洗石子的外觀 搭配白磁磚 展現樸素的一面

灰色系仍難掩他的精采華麗的巴洛克本質



花草與痕跡共生的平台


此棟建築 已經辦理了容積轉移
所以安全無虞 目前成為社區營造中心

手術台就在一樓顯眼處 有點不可思議
  

入口的掛號處



涼州街 街屋8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在1945年空照圖中 此段涼州街並未開闢
加上建築與材質的研判是戰後的作品

參考資料